印度一直都以“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名号自我标榜,可在这看似光鲜的“民主”表象背后,实则潜藏着一颗妄图挤入全球权力核心的勃勃野心。据观察者网报道,印度外长苏杰生的儿子德鲁瓦在其所著新书《世界事务》里,不但清晰勾勒出了印度未来的五大战略目标,而且直截了当地表明,中国已然成为印度在前行之路上所面临的最大阻碍。
显而易见,即便媒体对中印关系进行诸多美化,可在印度精英阶层看来,中国始终是横亘在其面前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印度针对中国的那种敌意也从未有过丝毫改变。当下,我们确实到了该正视这个人口已然超越中国的新兴大国的时候了。于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我们当从容且自信地回归到历史上本就属于我们的位置之上。
接下来让德鲁瓦于书中所阐述的那“五大战略目标”:其一,强化国内军事以及经济方面的基础;其二,保障与邻国之间区域关系的稳定;其三,维系国际权力的平衡状态;其四,着手处理和印度分裂相关的遗留事宜,具体而言就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所涉及的那些问题;其五,推动印度全方位地参与到全球规则的制定工作当中。
暂且先不论印度究竟能否切实达成这五大战略目标,仅从战略层面所蕴含的意义来讲,便已充分彰显出印度在国际舞台之上的勃勃野心以及其妄图达成的种种企图。印度一方面期望进一步稳固自身在经济和军事方面业已拥有的优势,另一方面更是处心积虑地想要在全球权力架构之中占据更为关键、更为核心的位置。它所设定的这些目标,广泛涉及地区局势的稳定维持、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张、地缘政治态势的平衡把控以及全球治理话语权的激烈争夺等诸多方面,可谓是涵盖了从周边外交活动的开展,一直到全球规则制定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宏大布局。
在印度诸多战略规划所构成的这一系列举措背后,实则彰显着其意图突破以往于国际秩序里所处的被动局面,进而谋求获取更大主导权的心思。印度已然不再甘心仅仅充当一个区域性强国的角色,其内心怀揣着在全球治理体系当中占据更为显要席位的渴望,并且在部分特定方面还萌生出挑战现有大国主导地位的想法。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这五大战略目标所承载的意义,绝非仅仅局限于体现印度外交政策的调整,它更是对印度国家发展方向展开的一次全新且意义重大的定位。
在此期间,德鲁瓦毫无保留地袒露了印度对中国存有的忌惮之情。他着重指出,中国于军事、经济以及外交等诸多层面,皆给印度施加了极为庞大的压力,并且在中国与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开展合作的态势下,印度的战略目标也处处遭受掣肘。印度一心期望能在地区事务当中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中国在上述这些周边国家的积极存在,让印度所希求的区域主导权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行之后,中国已然成功构建起了广泛的经济与基础设施合作网络,与之相较,印度在该区域的影响力反倒遭到了削弱。
此外,印度在全球范围内所怀有的野心已然是清晰可见。据南亚通讯社消息,德鲁瓦指出,在拉奥总理执政时期所推行的“东望政策”依旧会持续发挥其效能,并且印度将会同“全球南方”的诸多国家展开更为频繁的外交方面的往来互动。与此同时,德鲁瓦还持有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印度针对“全球南方”所开展的外交行动,其目的并非仅仅局限于参与到大国之间的竞争当中,更为重要的是,印度和“全球南方”各国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共同利益关系。
简而言之,印度怀揣着主导“全球南方”国家的期望,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引领者,旨在国际体系里谋求更为可观的话语权,尤其期望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全球供应链重组这类关键问题上实现突破。但需指出的是,印度也不得不直面这样一个现实:在追逐这一目标的道路上,其面临的最为艰巨的挑战无疑是来自中国。当下,中国已然深度融入全球治理进程,在众多国际机构中牢牢掌握着主导权,相较而言,印度在这些领域却依旧处在边缘位置,尚未能占据重要一席。
尤为关键的是,德鲁瓦所憧憬的“多极世界”,其内核实则是一套以印度作为核心的权力架构。他妄图把中国刻画成印度发展路途上的“关键绊脚石”,进而以此为印度的对外政策谋求合理性依据。近些年来,印度持续强化与美日澳之间的协作,大力推动“印太战略”,从根本上讲,这一系列举动就是旨在对中国形成围堵之势,企图在全球格局当中削减中国的影响力。德鲁瓦于书中所阐述的印度未来愿景,既体现了印度自身对于未来的战略规划设想,同时也映射出其面对中国崛起时所滋生的那种焦虑情绪。
说到底,印度的全球战略无疑彰显出其勃勃雄心,然而此等雄心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同中国相较量的竞争心理,并非是出于对全球责任实实在在的担当。德鲁瓦的新著披露了印度在确立自身战略目标的进程中,是怎样将中国当作最为棘手的“绊脚石”的。可实际情况却是,印度所面临的挑战恐怕并非源自中国,而是产生于其自身的发展模式、经济架构以及国际声誉方面。仅仅把中国看成阻碍,非但无法助力印度行得更远,反倒极有可能致使其陷入盲目竞争的泥沼,进而与真正的全球化发展良机失之交臂。